首页医案心得

中医辨痰知识和五行辨痰法

2024-05-03 次浏览

  中医辨痰知识:

  ①痰色白而量多易咳出,多为脾肺气虚之湿痰。

  ②痰色白而清稀,多为外感风寒之寒痰。

  ③痰色黄而粘稠,多为外感风热之热痰。

  ④干咳少痰,难以咳出,多为外感风噪之燥痰。

  ⑤咳痰带血,多为热伤肺络之血痰。

  ⑥咳吐浊唾涎沫,多为唾沫样泡沫痰。

  ⑦咳浓痰腥臭,多属肺痈之腥臭痰。

  ①肺中有痰

  痰在肺,多为燥火,盖肺为娇脏,既不耐湿,更不耐燥。燥热伤肺,肺阴不足,虚火灼金,炼液为痰,其痰少而难出,是为燥痰。

  ②脾胃有痰

  脾胃为后天之本,脾胃升降失司,阴阳失和则痰涎停聚,百病始生。不可单纯见痰治痰。在脾胃之痰,治法有燥润之别。在脾应健脾理气,燥湿化痰。

  ③肝中有痰

  肝为刚脏、主藏血,体阴而用阳,性如风木,易于动风。若情志不遂,致肝气不得疏泄,阻碍气机,则气滞痰生。

  ④心中有痰

  心主神明,为五脏六腑之大主,属君火之脏。平素痰热内蕴,复因外感六淫之邪,或情志抑郁,五志化火,灼津成痰,均可形成痰热。

  ⑤肾中有痰

  肾为水脏,内含真火以温煦诸脏,司气化开合。肾阳弱,开合不利,化气行水失权,则水泛为痰,凌心射肺,致虚喘短气。

中医辨痰知识和五行辨痰法(图2)

  五行辨痰法

  1、风痰,其痰清稀,色白,多泡沫。风痰化热,痰虽白但粘稠,或黄白相间。

  2、寒痰,其痰清稀,色白,质稀似饮,量多,或有咸味,落地即化为水。

中医所说的发物(中医发物)是什么? 陈士铎治痔疮益后汤、青龟丸、清源散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