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贴的配方,三伏贴适应证
一、三伏贴的配方
三伏贴的药物配方如下:
1、治疗哮喘
取穴肺俞、百劳、膏肓
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,甘遂、细辛各15克,麝香1.5克,生姜汁适量。
2、治疗虚寒性便秘
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
药物巴豆2克,吴茱萸6克,肉桂3克,生姜汁少许。
3、治疗风湿性关节炎
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
药物毛莨、白芥子、老虎草、独蒜头任选一种。
4、治疗高血压
取穴神阕涌泉
药物吴茱萸60克,槐花30克,珍珠母30克,米醋适量。
5、治疗过敏性鼻炎
取穴肺俞百劳膏肓
药物:白芥子5克,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,麝香1.5克,姜汁适量。
二、三伏贴的敷贴方法和注意事项
贴敷方法
先将贴敷部位用75%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,然后取直径1厘米,高度0.5厘米左右的药膏,将药物贴于穴位上,用5厘米×5厘米(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)的脱敏胶布固定。
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~6小时,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.5~2小时。
②具体贴敷时间,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。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,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,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,可自行取下。
三伏贴敷注意事项:
1.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
2.敷贴期间,忌烟、酒、生冷、油腻、辛辣之品
3.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,用湿毛巾擦拭即可
4.贴敷时间:成人4—6小时,儿童1-2小时
5.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、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,不影响疗效。
6.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、灼热、疼痛感觉时,应立即取下药膏,禁止抓挠,不宜擅自涂抹药物,一般可自行痊愈。
7.若皮肤出现红肿、水泡等严重反应,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,其他谨遵医嘱。
三、三伏贴的正常反应
贴药方法
三伏贴就是三伏期内,在患者背部特定治疗哮喘的部位上,贴上化痰定喘的益气贴,以减缓气喘的发作,
三伏贴深受青睐对于常年受气喘、过敏病所苦的病患,就能有所改善。在这期间,过敏、气喘等疾病症状较轻,毛细孔张开,易由皮肤吸收药效,将元胡、细辛、麝香、白芥子、甘遂等中药磨粉后,姜汁煳丸,敷贴于肺俞、心俞、膈俞等穴位上,即完成三伏贴。
正常反应
1.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、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,不影响疗效。
2.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、灼热、疼痛感觉时,应立即取下药膏,禁止抓挠,不宜擅自涂抹药物,一般可自行痊愈。
3.若皮肤出现红肿、水泡等严重反应,需及时皮肤科就医。
四、三伏贴适应证
三伏贴只起辅助作用,
对于三伏贴很多患者都是深信不疑,甚至认为它能包治百病,但事实上,并非所有的病都适合三伏贴,而且三伏贴也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,该吃药的时候还是得靠药物治疗。
适合进行三伏贴的主要包括3类疾病,
即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、儿童哮喘等呼吸道疾病;慢性胃炎、胃和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结肠炎等慢性胃肠病;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顽固的骨关节病。这些疾病按照西医的治疗方法,一般都需要长期用药才能控制病情,不仅服药时间长,还容易反复。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尝试中医的三伏贴进行辅助治疗,绝没有坏处。
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发现,三伏贴虽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,但是很多经过三伏贴贴敷治疗的患者,能够起到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,甚至还会减轻发作程度。